文章

IUCN两栖动物红色名录(中国区)专家评估会议在成都召开

  近日,IUCN两栖动物红色名录(中国区)专家评估会议在成都举行。会议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简称IUCN)、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成都生物所)、阿拉善基金会及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联合举办。

  此次两栖动物评估的准备工作从3月开始,由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两栖爬行动物研究室及两栖爬行动物标本馆负责汇总和编写物种基础资料。

  会议于6月17日正式开始,持续5天,共有来自IUCN、中科院成都生物所、中科院昆明动物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山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西南林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香港嘉道理农场与植物园、台湾自然科学博物馆、韩国首尔女子大学等21家单位的32位相关专家学者,应用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 Species) 标准,对目前中国分布的两栖动物生存、保护状况及其地理分布进行数据审核和评估。在各方努力下,此次会议完成了434种的评估工作。在后续中,相关专家将会对此次评估结果再次修订,并正式对外公布。

  成都生物所两栖爬行动物研究团队先后受IUCN(2003)、生态环境部(原环境保护部)等多个机构的委托,承担我国两栖爬行动物的多次评估工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及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支撑和帮助。

 

科普活动:“我们身边的两栖爬行动物”的蓉城科普小讲堂活动

    5月18日下午,由成都市科学技术局、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教育局及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成都市科普教育基地联合会成员单位两栖爬行动物科普基地承办的蓉城科普小讲堂系列活动之“我们身边的两栖爬行动物”在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两栖爬行动物科普馆顺利举办。此次活动吸引了23名中小学生和30余名成都市民参加。

本次科普讲座主讲人为成都生物研究所两栖爬行动物研究室博士研究生龚宇舟,内容分为四大部分,包括两栖爬行动物的鉴别特征与主要区别、我国两栖爬行动物生存现状、成都市区及周边常见两栖爬行动物物种展示及生物入侵与科学放生。活动吸引了近六十名听众朋友参与,其中多为家庭组合报名。参加此次活动的小朋友们对活动中展示的形态各异、种类繁多的两栖爬行动物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家长朋友们则表示这一类的科普讲座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生态文明意识,同时也增进了自身对两栖爬行动物这一类平常不太关注的生物的认识与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