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活动:科普基地参展武侯区第八届“小诸葛”青少年创意设计大赛活动

“哇,这是娃娃鱼吗?”“这个蛇有没有毒啊?”2019年5月19日,棕北中学西区实验学校的操场上充满着惊叹和嬉闹声,是武侯区第八届“小诸葛”青少年创意设计大赛!学生们在开幕式上观看学生表演,活动中更是可以参观众多参展单位的精彩互动与展示。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两栖爬行动物科普基地在活动现场既展出了泽陆蛙、山溪鲵、双斑锦蛇、中华草龟等两爬动物的标本,也亮出了活泼好动的中华草龟和红耳龟(巴西龟),以及展示羊膜卵特征的蛋。而较为少见的山溪鲵、暹罗鳄和蛇的标本引起人们的驻足询问、观看,甚至引来了附近其他参展单位人员的好奇围观,好动的草龟和巴西龟也让学生们兴奋地总想亲手摸一摸。

本次展示活动向学生们展示了几种典型的两栖爬行动物,学生们也对这些不太熟悉的动物提出了自己的诸多疑问。在回答了学生们的问题之余,科普基地讲解员也向孩子们解释了羊膜卵的概念、举例说明了巴西龟作为入侵物种的危害,宣传了两栖爬行动物的保护知识,激起了学生们的浓厚兴趣。

参观此次展览的有200余名师生,科普基地讲解员有蔡波、朴弋戈和宋琦。

科普活动:“我们身边的两栖爬行动物”的蓉城科普小讲堂活动

    5月18日下午,由成都市科学技术局、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教育局及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成都市科普教育基地联合会成员单位两栖爬行动物科普基地承办的蓉城科普小讲堂系列活动之“我们身边的两栖爬行动物”在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两栖爬行动物科普馆顺利举办。此次活动吸引了23名中小学生和30余名成都市民参加。

本次科普讲座主讲人为成都生物研究所两栖爬行动物研究室博士研究生龚宇舟,内容分为四大部分,包括两栖爬行动物的鉴别特征与主要区别、我国两栖爬行动物生存现状、成都市区及周边常见两栖爬行动物物种展示及生物入侵与科学放生。活动吸引了近六十名听众朋友参与,其中多为家庭组合报名。参加此次活动的小朋友们对活动中展示的形态各异、种类繁多的两栖爬行动物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家长朋友们则表示这一类的科普讲座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生态文明意识,同时也增进了自身对两栖爬行动物这一类平常不太关注的生物的认识与了解。